從一場全行業羨慕的高規格發布會、一個呼之欲出的中國VR“iPhone時刻”和一場眼看要成為美談的90億人民幣大收購,到數百人的大裁員、腰斬的銷售目標和逐漸陷入內耗的亂局,需要多久?
Pico和字節跳動的答案是,六個月。
“今天我們將通過Pico4正式開啟國內VR的大眾化之旅,將全新的產品和內容帶給大家,它將是很多用戶的第一臺VR設備。”
半年前,當Pico創始人兼CEO周宏偉在Pico“老家”青島的聚光燈下說出這個宣言時,這個在當時被字節跳動重點扶持的業務,看起來儼然要成為全村的希望。
這場高調的發布會甚至被一些人形容“媲美”硅谷巨頭的產品發布,它不僅是過去幾年字節少有的高調活動,更是VR行業太久沒感受過的熱鬧,以至于有VR從業者形容,“VR突然就火了,我有種夢回2016年國內首次掀起VR熱潮時的錯覺。”
但漸漸的,Pico沒有了聲音,然后是六個月后,當它再次出現在熱搜和頭條時,標題都已換成:
“Pico正進行裁員優化”、“投入200億后,字節元宇宙計劃驟然失速”、“多方渠道稱字節跳動將于2023年調低Pico近一半的銷售量目標”、“Pico新品或延遲至4月份發布,行業對其預期持續走低”…….
錯覺終究變成了錯覺。而對于局中人來說,這場迅速的沉沒,只是一場無法避免的“排異反應”的極致濃縮,它讓這個一度美好的故事,注定要在某個時刻走向渙散。
“字節早期對Pico的投入,絕不遜于Meta對Oculus的付出”
2022年9月的那場勢要打破XR領域與大眾數碼消費壁壘的發布會,正值Pico被字節跳動收購一周年的節點,從多種意義上,都算是Pico對內對外交出的一份年度答卷。
時隔一年,Pico創始人周宏偉打破了外界對他“隱退”的猜疑,帶著Pico4重新回到公眾視野。作為國內第一批XR從業者,周宏偉曾在Pico前任母公司歌爾工作十余年,最亮眼的業績就是2015年創辦的Pico在不到六年時間里,超過了包括大朋VR、愛奇藝VR,以及HTC VIVE在內的一眾競爭對手,成為國內市場排名第一的VR硬件廠商,份額占比多于50%。
回顧這家企業被字節跳動收購之前,有行業人士告訴品玩,Pico在歌爾旗下發展時期,主要的業務是面向B端的VR商用,借助歌爾在VR供應鏈代工端的絕對優勢,Pico在硬件和技術開發上積累頗深,并同期承載了歌爾集團從B端業務向C端業務探索的重任。
然而作為Meta旗下XR產品Quest2的獨家代工廠,歌爾集團很難在維持主營代工業務的同時,不受委托方質疑地發展自研VR業務線,況且Pico一路飆升的增長速度已經引起了國內外頭部XR公司的注意。
“把Pico賣出去是歌爾集團唯一的選擇。”一位前Pico員工向品玩透露,雖然周宏偉是Pico名義上的創始人,但在歌爾集團內部Pico的真正第一話事人是二老板姜龍,“Pico早年間好幾次因為資金問題撐不下去的時候,就是姜龍親自出面打通了包括青島政府層面的關系,帶領Pico渡過難關”。